你拿烧鸡我拿肘子还有人摆鲍鱼扫墓兄弟姐妹也在为祭品档次较劲

《论语》中孔子对丧礼发表过自己的看法:“丧,与其易也,宁戚。”意思是,就丧礼来说,与其仅追求完备的仪式,不如内心真正悲伤。可如今,很多人在祭奠中淡化了悲伤,强化了排场。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,很多人都会在这个时间去祭拜故人。济南一些公墓的管理方倡议市民文明祭拜,以献花替代烧纸和供奉奢侈祭品。

如今生活条件好了,很多市民也想让去世的亲人感受到生活的富裕,在祭拜时很注重祭品的档次,甚至于鲍鱼大虾之类的“奢侈”祭品都曾出现在墓台上。看别人家的墓台上祭品丰富,一些人是不愿意落后丢面子的,特别是兄弟姐妹间相互攀比,你拿烧鸡,我就带肘子。祭品种类丰富档次又高,使墓地成了热闹的“集市”。

玉函山公墓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每年清明,都是他们最劳累、最操心的时候。“清明节本是以扫墓为主,为逝者清扫墓地的尘土,献上水果和鲜花,足以表达对亲人的哀思。”可如今的奢侈之风,给墓地的管理工作带来麻烦。

虽然工作人员会一再提醒市民祭拜结束后要把祭品带走,但多数人还是会把祭品留下。对于祭品是否可以留在墓前,济南的公墓和陵园要求不一,但当天都会将留下的祭品清理走。而公墓附近一般没有专用的垃圾场,在人们祭拜之后,工作人员只能把清理的供品成车拉到专业垃圾场。人们留下的供品不仅增加了垃圾清理工作量,也增加了运输成本。

一年里,主要的祭拜的日子有四个:清明节、七月十五、小年和元宵节。如果再加上墓主自己的忌日,一年里就要有五次祭拜活动。济南有近10座合法的大型殡仪馆和公墓等骨灰存放处,如果人们祭拜后把供品都留下最后被当作垃圾处理掉,那可是巨大的浪费。

每年清明节,公墓的工作人员都劝那些带着大包小包前来墓地祭拜的市民,祭拜活动结束时,可将供品打包带走,可真正能这样做的市民寥寥无几。

为了尊重丧主和逝者,公墓的工作人员需要将清扫的祭品烧掉,不能随便处理。玉顶山公墓的工作人员说,祭品多是做工精美、营养丰富的上等食品,就这样被处理掉了,很浪费。而且每次焚烧供品都带有一定的风险,墓地周围树木较多,一旦风向发生变化,极容易造成火灾。

据济南民俗专家乔润生介绍,济南民间有吃供祭品可“延年益寿福泽后代”的说法,按传统人们应该在献祭后就把祭品吃掉。所以,还请那些摆放祭品的市民,最好在祭拜后打包带走。

“扫墓祭祀本意是寄托哀思,以表达心意为主。”济南民俗专家乔润生说,虽然济南在祭祀方面的习俗对荤腥没有太多讲究,但并非所有的祭日都要大量烧纸或是大开“荤戒”。清明节,主要以扫墓为主,可带上小刷子、毛巾、清水、鲜花,清扫墓碑,敬献鲜花。七月十五俗称“鬼节”,正值水果丰盛之际,可带些西瓜、水果等供品。小年上坟,可带些荤菜,以慰逝者。

玉顶山公墓的工作人员则无奈地表示,虽然公墓专门建设了统一祭奠处让市民烧纸,但是还是有些市民不听劝阻,执意在墓前烧纸。“这是很危险的,但亲人执意用这种方式表达感情,也只能让他们少烧一点。”

乔润生认为,传统的祭奠活动,重在表达一种对亲人的哀思,如果大操大办,大量购买供品,不仅浪费,还影响环境,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。公墓的工作人员也向市民建议,祭拜时最好带鲜花祭奠先人,这样既美观又可以长时间安放在亲人墓前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